【觀點】李文亮去世事件對中國言論自由的正面影響不樂觀

Dr Li Wenliang,  the whistleblowing doctor in Wuhan who first warned of the outbreak of the coronavirus.

Dr Li Wenliang, the doctor in Wuhan who first warned of the outbreak of the coronavirus.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李文亮醫生去世事件引髮了中國民眾尋求言論自由的呼聲,這是否會讓中國的言論自由有所放寬呢?


美國ACM電視台《週週侃》節目主持人沈度先生一直在關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髮展和報道。正在旅途中的沈先生向本台分享了他的看法。

李文亮醫生去世事件是否會形成中國民眾一致對言論自由的要求?沈度對此併不樂觀。
現在很多人還在糾結到底什麼是吹哨,什麼是謠言。有相噹多的人還沒有把言論自由的重要性提到紙面上來說。甚至,還有更多的人連同情和悼念李文亮都認為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從而進行事先的自我審查,他們心裡的那道政治紅線雖然看不見郤非常明顯地存在著。
李文亮醫生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率先向外界披露疫情的人士之一。為此,他受到單位約談、警方訓誡。他的去世引髮了中國民間對噹局不作為的憤怒以及言論自由缺失的不滿。截止到2月9日晚上,新浪微博的“李文亮醫生去世”相關貼文閱讀量達18.7億,討論136.1萬。

不過,也有人撰文稱,第一個疫情報告者是張繼先,時間是12月27日。作為眼科醫生的李文亮,只是在12月30號看到了相關消息併轉髮而已。把李文亮醫生噹做“英雄”是一種明顯的拔高。對此,沈度表示,儘管中國官方給張繼先記大功的獎勵,但民間知道她的人不多。區彆在於她是在體制內的上報,沒有向社會公布。這對張自身毫無危險。而民眾還念李文亮醫生是因為他第一個把這次的疫情問題髮到了微信群,進而公布到社會上。他在後來還說了一句話:“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從這點來看,他應該有一種內心自髮的主動。

李文亮醫生把消息透露到社會之後,疫情消息才在社會流傳併被人們熱議,併迫使官方更早一步地重視這個問題。沈度說,如果李醫生沒有這樣的透露,而僅僅是體制內的層層上報,那麼疫情可能會更晚才能被揭露出來。這也是中國社會上下憤怒的原因。假如最早的揭露能被重視,或者至少不被警方訓誡的話,也許人們可以避免現在如此狼狽的局面,病毒爆髮的規模也許會小很多,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李文亮去世事件讓中國體制內外,從官媒記者到最高法,到章子怡、陳光標、陳秋實、徐曉東,到千千萬萬個更普通的草根,從上到下口逕出奇的一致。沈先生說,這也是因為在病毒面前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從武漢和湖北若榦官員和知名的醫生也不幸染病身亡可以看出,他們對這個疫情也沒有準備,這也是造成全國輿情相噹一致的重要原因。

不過,沈度對這次事件是否會放寬中國的言論自由持悲觀態度。他說,2003年,中國官方曾對非典SARS疫情隱瞞不報引來全國上下的“討伐”,噹時似乎給人一種形成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局勢,但官方事後成功地把人們的情緒轉移到了“小湯山精神”、抗擊非典的精神。這次不出意外的話,官方會把人們的悲情和憤怒導引到所謂“武漢精神”、火神山和雷神山速度上面。

另外,這一次的病毒疫情讓權貴、有錢人、普通人、窮人、體制內外的人都受到了同樣的威脅,所以人們才能夠口逕如此一致。下一次遇到其他的公共事件,如果權貴等能通過自己的資源優勢成功避開的話,他們未必會出來支持言論自由。這一點來說,他們依然是“屁股決定腦袋”,全社會還遠遠談不上形成一種言論自由高於一切的共識。

儘管不那麼樂觀,但這次事件讓“吹哨人”概念深入人心。雖然它和言論自由還有一定差距,但也為中國的言論自由帶來了一絲的可能性。

2月7日凌晨,中國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去世。這名醫生的去世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引髮軒然大波,民眾紛紛髮文悼念,視他為“吹哨人”和“英雄”。

2月7日噹天上午,社交媒體新浪微博的熱搜第一條“李文亮醫生去世”達到了近10億的閱讀量。噹天下午,中國政府宣布將會“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以上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