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症限10分鐘失滿足】移澳袋鼠大夫樹熊醫師 展第二人生重拾中醫熱誠

p1.jpg

Augustus和Winnie是一對從香港移民來澳洲的夫妻,二人都是中醫師。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但有從香港移民往澳洲的中醫師,直言來到澳洲反令他重拾對中醫的熱誠,在澳洲行醫,令他更可應用不同的手法、技巧,「好似學左第2次中醫咁」。


Augustus和Winnie是一對從香港移民來澳洲的80後夫妻,二人都是中醫師,現時都有在澳洲墨爾本執業。

二人是在2019年來到澳洲,先在西澳的珀斯生活,後來因工作關係而往墨爾本居住。回想起當初為甚麼想移民,Augustus表示,香港是一個壓力比較大的社會,壓力如社會上的壓力,空間狹窄,甚至天氣都不是太好,種種原因,令他亦直言自己對香港「唔係咁鍾意」。

至於為什麼選擇來澳洲,Augustus解釋,很大考慮是因其中醫的職業,澳洲是在西方國家中,第一個有立法規管中醫,對中醫名聲有保障,加上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人,認為澳洲對中醫接受程度亦較高

而事實上,來澳洲後的他們,不只覺得如在澳洲展開第二人生,連他們的中醫生涯,亦開展了另一個新旅程。

來澳重拾對中醫的熱誠

Augustus和Winnie在香港的時候,都曾是醫管局轄下的中醫師,在醫管局外判的中醫診所會診,Augustus指,由於每天都有很多病人,診所有規定每名病人的會診時間只有10至15分鐘。

他直言,由於時間關係,都不可以問得太詳細,基本上只能醫到病人表面的症狀,如果是針灸,也因為只得20分鐘,可能只可以治療一些痛症,就完成一節的會診。

他形容在香港就是「好機械式」,「把病打入電腦,出張form(表格),自己去執啲藥」,他又指出,再加上由於不少病人其實是得到一些資助,才會選擇來這些診所求醫,「醫得好唔好,佢都係會返來」,亦令Augustus在工作上沒有滿足感,
真係會反思,每日都喺度,到底有咩意義。
中醫師Augustus
而在澳洲,反而會令Augustus和Winnie重拾對中醫的熱誠。Augustus指,在澳洲會診時,時間更充裕,可與病人溝通更多,問得比較詳細,如對病人以往的病史、家庭史,體質有更好的了解,能給予更全面的意見。
p3.jpg
他們指,以前在香港會診每個病人只限10至15分鐘。
他又指,其實中醫兼顧身體、情緒同心靈,是一種全人醫學,很多時候,身體上的毛病與生活的壓力有關,所以有時候他甚至要做輔導的工作,雖然不一定能解決病人面對的問題,但相信可令病人的心理上會好一點。

在澳洲,會讓他有時間去思考每一個病例,「今次如果個效果唔係咁理想,會唔會用其他方法,會唔會有其他原因導致問題呢」,所以他在澳洲用的手法及穴位,比在香港反而更多元化,如他會多用針灸去治療,而事實上,澳洲本地人對針灸的接受程度比香港人更高。

他指,西方循證醫學都有研究證實,針灸在應對一些情況,如經痛,消化系統問題,減肥等,都有明顯效果,由於在澳洲可應用的技巧更多,令他感到「好似學咗第2次中醫」。
p2.jpg
Augustus指,在澳洲會診時,反而時間更充裕,可與病人溝通更多。

向本地人解釋中醫概念

但一開始要在澳洲行醫,Augustus和Winnie二人亦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Augustus舉例指,在華人社會一些習以為常的概念,如陰陽、氣、湯水等,但對澳洲本地人來說是沒有概念,所以如何要用「貼地」語言,去向病人解釋亦花了一番功夫,例如他們會以「Energy」去向病人解釋氣的流動,會令他們更容易去理解,又或是要向當地人解釋,為什麼喝凍飲對身體不同,Augustus就會以「喝凍飲後,身體要用更加多能量去warm up,而對身體不好」來作為比喻解釋。

Augustus強調,最重要是讓病人覺得這合理,合乎邏輯,他們就會願意去相信和接受。

問他們澳洲本地人對中醫最大的疑惑是甚麼,二人笑言,
「很多人都會問針灸是不是會很痛」,又會有人問「中醫與西醫的血,有沒有不一樣」等。
中醫師Augustus和Winnie
thumbnail_IMG_1913.jpg
Augustus現時有在澳洲本地大學教書。(受訪者提供)
現時二人均有在澳洲的本地大學教授中醫,Augustus認為,在西方國家推廣中醫,非常有意義,他指澳洲有多元文化,而這種環境就更加適合推廣中醫這種異國文化。

他又指出,他的學生都有不同國家的背景,Augustus認為,他們才是中醫下一代的領軍人物,因為他們的母語是英文,在澳洲出世,比起移民來澳洲的中醫師更熟悉澳洲文化,亦沒有語言障礙,令他們會更容易向本地人推廣中醫,包括沒有接觸過中醫的人。

Augustus又指出,中醫是一種整體概念,中醫所指的陰陽五行,只是一個表述概念,其實是指身體內每一個器官不是獨立分開,而是會相互影響,如肝會影響心,心又會影響腎。

他指,這也只是微觀的講法,如宏觀的,就如氣候會影響體質,他舉例指住昆州的人,與住在維州的人,體質已好大分別,這也是中醫好值得深入探討的事,Augustus認為本地人對中醫的欣賞就是這種核心價值,
人是活在社會,活在大自然,是全人,是整體。
中醫師Augustus

香港與澳洲的比較

二人已來澳洲數年,如以香港與澳洲作比較,二人都表示比較喜歡澳洲的生活,Winnie表示喜歡澳洲的天氣,比香港乾爽。

而Augustus亦認為在澳洲的生活更優越,他指,香港最核心的問題是精英型社會,加上稅率太低,沒有一個財富再分配機制,「無論賺100元,10萬元10億元都是你自己的」,因此在香港,大家就會好集中賺錢,加上香港樓價高,物價高,因此在香港生活,為了經濟考量,好多時不能想做甚麼就甚麼,而大家都嚮往賺錢多的職業,如工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
thumbnail_IMG_3115.jpg
夫婦倆都比較喜歡澳洲的生活。(受訪者提供)
Augustus亦認為在澳洲,因高稅率,收入很大部份要抽稅,去支援低收入弱勢社群,也因此,他發現,在香港最高同最低收入的人,相差可能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月薪,但在澳洲可能只是相差約5至6倍,他認為在財富分配的機制下,大家過的日子即使有差別,但亦不是巨大差異。

他認為,澳洲本地人對職業的取向是「我想做甚麼,就是我有興趣做的事」,而不是因其賺錢能力,他自己亦直言,「所以我覺得這樣的社會是更加好,我會覺得更加鍾意,更加適合這種社會」。

他又指,在澳洲的生活與在香港很大分別,他以早前回港為例,行程主要是與朋友食飯,行商場,看戲,主要是室內活動,但在澳洲更多戶外活動,而身體在澳洲時亦會更健康。

他指,觀察到有些香港人移民到外國,覺得不適應,認為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只看到國家的表面,而看不到所移民的國家的深層邏輯,他認為,好多人只是將香港的生活帶去新的國家,但不是融入當地,或當地的社會規則,他舉例如香港人在家庭上的「外判文化」,將孩子全交由外傭或「四大長老」,即外祖父母照顧,但他直言這樣是不可行。
IMG_9028.JPG
Augustus有在中文大學做研究的工作。(受訪者提供)

不想做「被文學耽誤的中醫師」

Augustus和Winnie來澳後不久,在Facebook有經營一個專頁,名叫「袋鼠煲涼茶 & 樹熊做針灸」。

Augustus指,一開始開設這個專頁的動機,單純只想分享日常生活趣事,他本身亦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但後來隨著在澳洲的時間生活時間漸長,他在專頁發表的不只與中醫有關,亦有一些自己對於澳洲的新聞,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看法,而至今,專頁的粉絲已逾6千人。
Augustus坦言,專頁有為他帶來關注度,他亦指,雖然沒有商業考慮,但如果只寫同中醫或健康的事,未必有如此多關注度,而一些生活或社會性文章,讀者會比較有共鳴,迴響亦比較多。

但即使他的專頁現時題材甚多,他還是希望讀者會知道他的專頁是以中醫知識為主,不想覺得他是「被文學耽誤的中醫師」,因為他的專業就是中醫,而他亦希望透過其專業,會教到他人一些關於中醫的科普知識,如香港是亞熱帶氣候,而維州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氣候分類不一樣,自然溫度濕度,同地理位置,地勢不一樣,養生就會不一樣,例子如香港成日要飲去濕茶,但在澳洲就不是很適合。

他希望可教育他人,特別是剛到埗的香港人,「唔係話香港食得啱,就係呢度都食得啱」,他反問「好似沙漠地方,用嘅養生方法會否同香港一樣?是不會的,是有好大分別」,他指,無論是生活,思維,養生知識,他最後都是想向人傳達,各方面其實都要入鄉隨俗,以前的生活模式,未必是可以複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