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買樓「澳洲夢 」遙遙無期 澳洲千禧代寧活在當下

澳洲三位年輕的專業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已經放棄了擁有自己房屋的「澳洲夢」。

A pair of scales with a wine bottle, aeroplane and fine dining meal on one side, with a house on the other

越來越多千禧一代選擇將錢花在人生經歷,而非為買樓夢而儲蓄。

凱特(Kate, 化名)今年30歲,在雪梨一間房地產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助理。

雖然她的年薪有約 8.5 萬澳元,凱特卻認為澳洲置業夢對她而言,仍然是「遙不可及」。

她告訴The Feed:「新冠大流行讓我反思,有機會的時候,我應該去享受生活,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買屋)這個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目標上。」
A real estate agent conducting an auction in a suburban street
凱特寧可將錢放在享受和人生體驗作,而不是為了買屋儲錢。 Source: AAP / DIEGO FEDELE/AAPIMAGE
「以前,我非常重視每星期固定儲一筆錢,而且決不會動用這筆錢。現在,我不太介意把這筆錢用在我喜歡的事物上。」

凱特表示,與其為買屋首付而儲蓄,她更喜歡將錢花在美食上;每隔幾個月,她會花 300 至500 澳元品嚐帶有葡萄酒搭配的套餐。

「另外一個開銷是訂閱特別版的書籍,每月可能會用上數百澳元。」

「過去我會告訴自己『不,你應該把那些錢存起來』,但現在,我更願意將它們花費在書架上擁有的紅書上,每天都能欣賞它們,而不是只考慮 10 年後我能擁有甚麼。」
a plate of a small amount of food on a large table with a basket of bread
品嚐活動包括一位廚師一次性烹製的多道菜小餐,會配以不同的葡萄酒。
凱特表示她不想購買公寓,以根據在房地產法律工作中的經驗,她見過很多關於物業管理的「糟糕故事」。

她說,在她所居住的雪梨內西區,購買一棟獨立屋(house)要花費150萬澳元。

「如果我每年存2萬澳元,我需要8年時間才能儲到一成首期。」

「這樣甚至未有考慮其他費用,如印花稅和按揭保險等。」

她指:「此外,一般人們建議將房產價值的兩成作首期。基於我目前的收入水平,我需要 16 年之久,才能儲到足夠的錢。」

擁有房產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Insignia Financial 發佈的一份報告,作為「澳洲夢」的一部分——擁有房產的想法正隨著世代更迭而減少。
A bar chart with four bars demonstrating data on the amount of people in each generation that believe home ownership is part of the 'Australian Dream'.
嬰兒潮一代(Boomers)相對 Z 世代而言,更相信擁有物業是「澳洲夢」。
不同年代出生及成長的人,對擁有房產是澳洲夢的一部分有不同看法,這一比例在千禧一代、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分別為58%、69%和79%,而在Z世代群體(1995年至2010年間出生)則為57%。

這些態度反映在2021年人口普查的有關房屋所有權數據中。

在25-39歲的千禧一代中,55%是業主,而在同年齡段的X世代(43-57歲)和嬰兒潮一代(58-76歲)中,這一比例分別為62%和66%。

金融比價網站 Finder 的數據顯示,千禧一代的平均儲蓄金額為約 1.6萬(16072)澳元;而嬰兒潮一代的平均儲蓄金額是千禧一代的三倍多,達到約 5.4萬(54196)澳元。

Z世代的平均存款為9490澳元,而X世代的為將近4.4萬(43956)澳元。

年輕人價值觀的變化

卡米萊里(Adrian Camilleri)是雪梨科技大學市場營銷學副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金融行為背後的心理學。

他向 The Feed 透露,對於過去幾代人來說,在二十多歲時購買房屋並組建家庭被視為常態,然而現在人們的優先事項已經發生了變化。

他指出:「如今,人們追求的是在心理上充實豐富的生活,這意味著他們希望擁有各種有趣且能夠變換視角的經歷。」
A man in a suit and glasses smiling
卡米萊里 (Adrian Camilleri) 是雪梨科技大學市場營銷學副教授。 他的研究重點是金融行為背後的心理學。 Credit: SHANE LO
卡米萊里教授還表示,人們為了旅行而推遲高等教育的趨勢影響了他們達到某些人生里程碑所需的時間。

他說:「人們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延遲了結婚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而買屋往往與家庭組建相關。」

「此外,上大學通常會拓寬人們的視野,給他們機會去海外尋求機遇和冒險。這些綜合因素帶來的結果是,在20歲出頭到25歲左右的時間裡,『尋找自我』的時間延長了。」

初等教育專業學生圖克(Clare Took)今年30歲。她說,旅行一直是她的首要選擇,而不是擁有一套房產。

「我去過東南亞、美國、歐洲幾次,還有新西蘭,並在加拿大生活了兩年。」
Two women with the back of their heads to the camera arms raised with two fingers held up on their hands
圖克首要選擇旅遊多於置業。
她表示,自己更喜歡在已經居住了十年的雪梨內西區租屋,而不是搬到房價更低的城郊地區。

「在未來的五年裡,我不打算離開這座城市。即使我找到了教職工作,薪水亦不足以在這個地區買屋。」

圖克說她更喜歡將錢花在娛樂方面。「我花錢去聽現場音樂,我喜歡去劇院,參加社交活動,外出用餐。」

此外,在頭髮和指甲的修剪和護理方面也都需要花費。
A selfie of a young woman in her house
住在墨爾本 Brunswick,26 歲的 Ruby Harvey。
墨爾本的26歲社工哈維(Ruby Harvey)年收入約為8萬澳元。她向 The Feed 透露,在過去幾年中,她意識到擁有房屋遙不可及。

「我一直以為這是會發生的,我工作並存錢,然後突然間攢夠錢,接著我就可以考慮買屋了。」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意識到生活成本的上升,同時也意識到屋價高得離譜。」
A young woman in sunglasses and a black shirt seated at an outdoor table
哈維(Ruby Harvey)曾在愛麗斯泉居住。
她表示,疫情期間,她對存錢買屋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現在我認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將會如何,所以我要活在當下,我不想受苦。」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4 July 2023 11:32am
By Ilias Bakalla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