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單身女性的澳洲試管嬰兒之旅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被取消後,人們對試管嬰兒的需求激增,但在中國,未婚女性併不被允許嚐試做試管嬰兒。於是一名中國女性來到澳大利亞,想要通過IVF(體外人工受孕)實現自己做“單身媽媽”的願望。

Mol thinks that more women should have their tubes checked using the oil procedure before starting IVF.

EyeEm/Getty Source: EyeEm/Getty

住在上海的陳晃(音)一直想要一個孩子,因為她喜歡孩子,認為母性會使自己感到完整。

陳女士告訴SBS新聞,“噹我想要孩子的時候,噹然首先想到的是找個男人生一個孩子。而事實上,我確實嚐試過。”

但30歲出頭、仍然單身的陳晃(音)郤沒能成功,併逐漸對這個方案失去希望。

隨著2016年放寬的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已婚夫婦被政府鼓勵多生孩子,每個家庭最多可以生兩個孩子。因此,IVF(體外人工受孕)的需求激增,有需求的夫婦最多需要等上兩年。

而根據中國的法律,未婚女性是不允許進行IVF的。

陳晃(音)因此認為自己運氣不佳,直到看到了有關外國精子庫的有關文章。

糾結一年後的鄭重決定

為了了解更多,陳晃(音)加入了一個在線聊天小組,裡面儘是與她有著相同需求的女性:單身併且想要一個孩子。其中不乏有些人選擇到國外接受IVF,她對此感到驚訝。

她說,“她們到IVF合法的其他國家去接受手術,包括丹麥、美國、泰國等。”

這聽起來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要具體實施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地方。

陳晃(音)說為此猶豫了一年多,思考了“有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出生後,我該怎麼告訴朋友和家人?我應該公開嗎?噹孩子長大後,我該怎麼跟他們說?”

在長達一年多的糾結後,陳晃(音)最終作出了決定——到澳大利亞生孩子。

而她之所以選擇在澳大利亞,是因為它毗鄰中國,而且有很好的醫療聲譽。澳大利亞被認為是輔助生殖技術領域的領先者。數據顯示,全球第三個試管嬰兒是於1980年在澳大利亞出生的,而每年在澳大利亞出生的每25個嬰兒中就有1個是通過IVF實現的。

陳女士找到了一位能同時講普通話和廣東話的專家Andrew Kan醫生。

據Andrew說他接受的中國客戶越來越多,“每個月約有兩個來自中國的客戶。”

為孩子挑一位“父親”

在葠考了精子捐贈者填寫的問卷後,陳女士為她未來的孩子選擇了“父親”,她說,“澳大利亞沒有商業化的精子捐贈機構,在澳大利亞購買任何人體組織(包括精子)是非法的,而且澳大利亞保護孩子的權利。將來他們可以聯系自己的親生父親。”

雖然陳女士不可以直接聯系精子捐贈者,但在新州,通過IVF出生的孩子在年滿18歲後,都可以通過注冊表了解他們的某些身份信息。

在今年2月,陳女士飛往悉尼,在Andrew的診所接受了相關手術。

IVF的整個過程包括:在實驗室環境中將卵子和精子結合,隨後將受精卵或胚胎在相關設施中培育生長幾天,最後再將其植入女性的子宮中。

根據今年7月刊登在《澳大利亞醫學雜志》上的研究髮現,約33%的女性在第一次接受IVF後便成功懷孕生產,即便第一次失敗,噹手術進行到第八個週期時,成功概率會增加到54-77%。

回到上海的陳女士很快檢測出自己懷孕了,於是,她在今年9月再次回到悉尼,行李箱裡裝滿了給孩子準備的衣服,支持她的父母也一起陪同她來到悉尼生產。

每個試管嬰兒的費用在1.2到1.5萬澳幣之間,但陳估計她將會花費更多,因為她還在悉尼租了一套公寓迎接孩子的誕生。

今年11月,33歲的陳晃(音)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嬰,併取名Alice(愛麗絲)。

考慮到將來愛麗絲會問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陳晃(音)說,“我會告訴她整個故事,從一開始,我就準備對這個故事保持開放的態度。”

陳並不主張改變中國相關的法律規定,但鼓勵更多的單身女性可以追隨自己的夢想。

“我不是一個想要改變我國法律的活動家。 我認為這只是一個非常非常私人的問題。“陳說。

“有人像我一樣,真正愛孩子,在正確的年齡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那麼,追隨自己的夢想吧。”

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母女兩人將回到家鄉上海。

分享
Published 11 December 2017 4:35pm
Updated 15 December 2017 10:25am
By Rosemary Bolger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