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Mum」詐騙短訊猖獗 專家教你一招傍身

在2022年,已相信澳洲人因「Hi Mum」詐騙短訊而損失逾700萬元。

Woman holding a mobile phone

Over 11, 000 incidents of 'Hi, Mum' phone scams were reported in Australia in 2022. Source: AAP / Yui Mok/PA/Alamy

在2022年,已相信澳洲人因「Hi Mum」詐騙短訊而損失逾700萬元,受害者會向冒充其子女的網絡犯罪分子匯款。

維州警方最近拘捕一男子涉嫌利用「Hi Mum」短訊騙局,使用虛假文件,獲得電子產品,以及「大量金錢」。

甚麼是「Hi Mum」詐騙短訊?

為什麼騙局會令人上當,而又可如何提防呢?

「Hi Mum」騙局通常是在Whatsapp社交平台,騙徒散播以「Hi Mum」「Hi Dad」或「Hi Mum and Dad」開頭的詐騙短訊。

騙徒通常會聲稱他們的手機遺失或損壞,要通過新號碼或朋友的手機進行聯繫,之後通常會要求錢來幫助他們緊急繳付費用、賬單或更換電話。
A text message
受害人 Liz Lawson 收到的詐騙短訊。
騙局有多種不同版本,但都是因受害者願意幫助有需要的親人。

根據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CCC)12月份的數據,2022年報告超過11,000宗事件,損失超過720萬元。

墨爾本一名男子涉嫌利用「Hi Mum」詐騙短訊,騙取大量金錢被控。

維州警方在上周五表示,對案件調查6個月,男被告21歲,住墨爾本東北區Templestowe,被控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共5項罪名。

警方表示,被告男子涉嫌利用「Hi Mum」短訊騙局,使用虛假文件,獲得電子產品,以及「大量金錢」。

案發在上個月12月3日至7日網上市場,涉及地區包括Ringwood、Narre Warren、Mill Park、Mitcham 和 Doncaster East。

這種騙局在澳洲和國際上仍然流行,警方促請公眾了解這種騙局。

誰是騙局的受害者?

據ACCC稱,超過三分之二的事件是由55歲以上的女性所報告。

ACCC副主席Delia Rickard表示,詐騙者以女性和年長的澳洲人為目標,82%的家庭假冒詐騙由55 歲以上的人報告,佔所有報告損失的 95%。

在珀斯的Liz Lawson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她在收到冒充她女兒的訊息後落入騙局,當時她女兒正在美國工作。

53歲的Liz Lawson指那是一條很長,並令人擔心的訊息,訊息中「女兒」聲稱她把手機掉在馬桶裡了,並無法使用,「女兒」說她借了一部手機並拿到一張新的 SIM 卡。

Liz Lawson 指,由於女兒一直在船上工作,以前亦曾丟失和弄壞過手機,亦試過把手機丟進水裡,因此覺得訊息很有說服力,而且她女兒之前要求她付款購買新的相機。

這個騙局讓她損失近10,000元。

她的銀行後來能夠全額退款給她,但許多受害者無法取回他們的錢。

如何保護自己免受詐騙?

ACCC敦促如從不認識的號碼,收到可疑信息,應再獨立聯繫發送訊息的人。

Delia Rickard指,如果有人自稱是自己的兒子、女兒、親戚或朋友與自己聯繫,請先打自己手機中已存儲的號碼,確認該號碼是否不再使用,「如果他們接聽,就知道這是一個騙局」。

她續指,如果無法聯繫,應該嘗試使用其他聯繫方式來證實通話者的身份。

她建議,如果仍然無法聯繫到家人或朋友,可以考慮問一個騙子無法回答的私人問題,這樣就可確認對方的身份。

ACCC的Scamwatch 亦建議在向任何人匯款之前,要仔細考慮和檢查,並在點擊不明網站前要三思,即使網站看起來是來自自己信任的公司或個人。

為確保帳戶安全,Scamwatch 建議使用強密碼、定期更新安全軟件,並盡可能啟用多重身份驗證。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3 January 2023 2:03pm
By Jessica Bahr, Hiu Ching Lam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