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金潮开始:Bendigo华人家族的百年移民史

Dennis O'Hoy

Dennis O'Hoy photographed at his home in Bendigo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1860年,雷社源的祖父雷道海来到有“大金山”之称的Bendigo,开启了雷氏家族延绵百余年的移民历史。(点击封面图片,收听完整音频故事)


在维州的Bendigo,一座中式花园已经伫立了数十个年头。

它像一座迷你紫禁城,不仅有亭台楼阁、青瓦飞檐,还陈列着神奇壮观的中式舞龙、精美的中国纺织和珍宝文物。这里就是金龙博物馆(Golden Dragon Museum)。

金龙博物馆像一条有形的纽带,一边是淘金年代华人移民历史,另一边是现今Bendigo的多元文化风貌,连接起澳华裔的过去和现在。

Bendigo华人社区成员、因对华人历史和遗迹保护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OAM)的雷社源(Dennis O’Hoy)告诉SBS中文,这座博物馆的历史,与雷氏家族的移民史紧密相关。
Dennis O'Hoy
雷社源与“德源”招牌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新德源与金龙博物馆

许多年前,在金龙博物馆的地址,矗立着驰名维多利亚的华人商店——新德源(Sum Ack Goon)。新德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淘金潮时代。

19世纪50年代,人们在Bendigo的溪流中发现了黄金。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在世界,传到了中国。几乎一夕之间,Bendigo这座城镇摇身一变,成为人们口中的“大金山”。
Dennis O'Hoy's grandparents
雷社源的祖父母身着清朝服饰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1860年,雷社源的祖父雷道海(Louey O’Hoy)与妻子从广东台山的和乐村(Wah Lock Lea)一起来到了大金山。

这在当时相当少见。在淘金潮期间,很少有中国妇女来澳洲。1861年,至少有3.8万名华人生活在澳洲,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据新州图书馆记载,1861年,在Bendigo金矿上,有5367名华人男性,只有一名有记录的中国女性。

作为一个商人,雷道海非常成功。到了1894年,他的商业版图包括商店、餐厅、养殖场和菜园。

1876年,他在唐人街开办了德源(Ack Goon)杂货店。经过两代人的经营,在雷社源的父亲雷学燊(Que Lan O’Hoy)的管理下,1894年,德源更名为“新德源”(Sun Ack Goon)。
Que Lan O'hoy
雷社源的父亲雷学燊在店铺内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雷社源回忆,这家新德源在当时的维州赫赫有名,出售草药、丝绸和其他中国商品,吸引了无数华人和欧裔顾客。

“我父亲的烟火生意也很成功。在Bendigo,每个孩子都知道你可以在新德源买到烟火,特别是复活节和篝火之夜(Guy Fawkes Night)”,他说。

白澳政策下雷氏家族

雷社源说,他的父亲的雷学燊甚至比祖父更有商业头脑,他在Bendigo投资了金矿,赚了一大笔钱。

“父亲从来不开车,但是他有专门的司机,带他去北黛博拉(North Deborah)的矿区。我四岁时坐在去金矿的车上,就像你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所有的工人、董事会成员在两边,都在祝贺我的父亲。”
他们把我带到会议室,给我大把糖果……我记得他们把一块巨大的石英交给我父亲——石英就是你能找到金子的东西,里面的金子星星点点的。
The Emu Point, North Bendigo
Emu Point的一处中国营地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然而,商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雷氏家族免于白澳政策的压力。

白澳政策旨在限制亚洲移民。1901年的《限制移民法案》规定,亚裔移民必须通过以任意一种欧洲语言进行的严苛的听写测验,移民官员有权拒绝任何未达标的移民者。

1910年,通过代理人,雷学燊与身在中国的第二个妻子、雷社源的母亲结婚。雷学燊用了十年时间,才把她带到了澳大利亚。
Dennis's father Que Lan and mother Suey Gook Hong Kong 1912
雷社源的父母在1912年于香港的合影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1920年,母亲生下了我的姐姐Myrtle和我的哥哥George。但是因为移民政策,她在澳大利亚待了两年后就不得不回中国。父亲非常努力,又把她接来,在澳洲生活了三年。1938年,我母亲又必须回中国了,我本来也要跟着,但是战争爆发了。然而我的母亲还是没能留下来。”

20世纪60年代,移民政策开始放宽,雷社源的父母终于可以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但是母亲成为公民后不久就去世了。”

“Bendigo偶像”

在Bendigo的每一个地标,你都能寻找到雷社源和雷氏家族的身影。

事实上,雷社源的祖父雷道是Bendigo延续至今的盛大节日——复活节华人游行的创始人之一。

Bendigo的复活节活动始于1869年,1871年,华人开始参与其中。

雷社源说:“当地的商人们想为医院和慈善机构筹集资金——当淘金潮褪去,很多华人矿工留在当地,而这个慈善机构给很多单身老年华人提供照料。”

“他们找到了我的祖父和我的父亲。所以从1892年起,华人首次在复活节游行上舞龙。”
The retirement of Loong 1970
1970年,舞龙Loong“退休”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雷社源所说的这条龙(Loong)长约60米,由丝绸、纸板、竹子制成,需要80个人同时操控,是现存最古老的帝王龙。

这条舞龙于1970年“退休”,被长达百米的新龙(Sun Loong)取代(当地社区于2019年从香港定制了125米的“大金龙(Dai Gum Loong)代替了新龙”),现在于金龙博物馆被展出。

Bendigo的之一传统仍保留至今。至疫情以前,每逢复活节,全澳各地、甚至有远在香港的华人,都会来到Bendigo参加这场盛会,每年可吸引超过10万人。

“有趣的是,舞龙的不仅是华人,还有其他族裔的不同面孔”,雷社源说。
Dennis O'Hoy
雷社源参与当地活动,为舞狮“点睛”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因对当地华人历史遗迹做出的杰出贡献,雷社源在2016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勋章(The Order of Australia)。

谈到日常生活,雷社源表示,自己“几乎都不在家,总是在电车站、致公堂、金矿……”,在Bendigo的几乎每一处历史遗迹。

雷社源曾是拉筹伯大学Bendigo分校艺术设计学院的系主任,也是Bendigo信托基金会(The Bendigo Trust)主席。

在他的努力下,Bendigo的有轨电车被保留下来;澳洲仅存的几座关帝庙之一——有150年历史的致公堂(Joss House Temple),也是由他参与重建工作。

已经退休10年的雷社源,每个周末还会在致公堂担任志愿者。
我照顾那里的鱼和植物。鲤鱼对于致公堂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华人文化中,它会幻化成龙,带来雨水。

延续百年的家族历史

生长在Bendigo的雷社源,在家中还保留着一些祖辈留下来的华人生活习惯。

“我喜欢我的食物,如果我每两三天不吃一顿米饭,我会很难受。小时候我们只吃中餐和米饭,但每周五都是特别的日子,因为我可以吃炸鱼薯条”,雷社源笑称。

他的孙辈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与很多广东人跟一样,在雷社源的家中有一个专门的房间,供奉着自己的祖先。
Wah Lock Lea
雷社源和家人多次探访位于广东台山的祖屋 Source: Supplied by Dennis O'Hoy
谈起他的祖籍国,雷社源感叹于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5年,雷社源曾去中国广东,探访祖父和父亲曾居住过的村庄。“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自行车。我必须坐渡船,费好大劲才能过河到达村子。”

“2000年我又去了一次,已经能看到摩天大楼,路上还有奔驰车。我的其他亲戚、侄子们,也都去过村庄了,现在开几个小时的车就能到。”

但是,雷社源说,在许多人看来,比起澳大利亚华裔这个身份,他更像典型的澳大利亚人。

“我很幸运,我拥有两个世界最好的方面。我生长在Bendigo,在这里接受教育,度过大多数时光。但我也尊重我母亲和祖父母的家庭传统,尊重两种文化。”

(本文系SBS中文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请在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