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被拒签,停药求PR:悉尼中国男子用健康赌命运

SBS独家报道,一名患有乙肝、被认为不符合澳洲签证健康要求因而移民申请被拒的中国男子决定以可能危害自己健康的方式来让政府回心转意。 为了留在澳洲,这位在悉尼待了7年的中国籍父亲已经在两个月前停止服用控制乙肝的药物。

Paul* and his family are facing a possible return to China after seven years in Australia.

Paul* and his family are facing a possible return to China after seven years in Australia. Source: Supplied

这名不愿公布姓氏,化名Paul的男子2012年起在悉尼定居,他和妻儿是持学生签证来到澳洲的。

他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澳洲接受教育,第一语言为英语。

Paul本人后来成为老师,申请了186类雇主担保签证,希望能让自己和家人永久地在澳洲定居。

然而去年,Paul被告知他因为患有乙肝(很可能是出生时从母亲那里感染),不符合移民的健康要求。政府担心,他的乙肝病况会成为纳税人的沉重负担。
“我对这个结果感觉很难过。我的药一天才花不到1块钱”,他告诉SBS News记者:“我最担心的是孩子。因为来这里7年,他们在这里受教育,把他们带回我的祖国实在是太难了。”

政府的移民健康标准规定,申请人不能患有“可能需要医护或社区服务,花费澳洲社区大笔钱财”的病况。而“大笔钱财”的标准是4万澳元。

一天1澳元,专家质疑政府拒签理由

联邦医疗官员对Paul的病况做决定的信中写到:“假如澳洲有人跟申请人患有同样严重的疾病,会需要长期的专家医疗服务,包括而不限于抗病毒药物。”

墨尔本大学研究内科的乙肝专家考伊教授(Benjamin Cowie)说,抗病毒药物的费用近年来已经大幅降低。而且不管是像Paul之前那样从中国买药,还是在澳洲买药,价钱都不贵。
Professor Benjamin Cowie, a physician and expert in hepatitis B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aid the cost of antiviral medication has plummeted.
Professor Benjamin Cowie, a physician and expert in hepatitis B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aid the cost of antiviral medication has plummeted. Source: SBS News
考伊教授告诉SBS News记者:“如果拿私人处方,不拿政府补贴买药的话,一个月的药费大概是30澳元。同样的药物列入PBS也就是药物福利计划,价格就翻了五倍。”

考伊教授质疑政府是否在签证申请的成本计算中,考虑到了这样的差价。他说:“我建议重新核算PBS为这些药物支付的价格,这些药私人只要花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买到。”

而政府内政部的发言人告诉SBS News,他们在计算医疗成本时,用的是政府在药价上实际的花费。

停药2个月,一场命运的赌博

而Paul在移民申请受挫以后,在2月份告诉医生,准备停服从2006年起就一直在服用抗病毒药物。他正在等待体检的结果,并希望自己在停药以后肝功能正常,从而让做出拒签决定的医疗官员回心转意。

“这是唯一的方法,如果我证明停药以后,我的肝功能正常,病毒量低,他们还会考虑我的申请”,他说。

但是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停药的影响,Paul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说,停药近两个月,他一直感觉“很累”。

Paul停药的时候,他的专家医生写道,他身体良好,“没有肝硬化”——乙肝的症状之一。

近五年乙肝患者在澳拒签率上升

在澳大利亚,乙肝患者预计约有23万,比丙肝和HIV感染者加起来还多。乙肝的主要传染方式是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但是跟乙肝患者普通接触、一起吃饭,或者患者打喷嚏、咳嗽,都不会让身边人染上疾病。

近五年来,在澳因为乙肝被拒签的人大幅增加。考伊教授表示不清楚拒签增多的原因,但他认为,可能跟公众对乙肝可选治疗方案的意识升高有关。

政府方面则表示,对签证申请人健康方面的要求从未改变。

如果Paul在停药后肝功能结果一切正常,医生认为他不需要继续治疗,并且可以无限期地维持目前的状况,医疗官员可能会调低他的医疗费用预期,并推翻之前的拒签决定。

内政部发言人拒绝对移民个案置评,但表示不支持个人不咨询医疗专家意见就擅自停药。

分享
Published 18 June 2019 1:18pm
Updated 18 June 2019 4:47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