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超级变种”Omicron会让08年危机时刻重演吗?

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的到来,使得整个市场一度“哀鸿遍野”,并且不少“预言家”们纷纷登台,宣称类似于08年金融危机的至暗时刻即将来临。但随后几天全球股市纷纷反弹,这又是何道理?

Aina ya kirusi cha Omicron cha UVIKO-19 kime wasili Australia baada ya kesi mbili kuthibitishwa katika wasafiri wawili kutoka ng'ambo.

Wasafiri wawasili katika uwanja wakimataifa wa ndege wa Sydney wakivaa barakoa. Source: AAP

原本随着12月的到来,特别是除西澳以外的澳大利亚各州都已经纷纷做好了开放边境的准备,不少澳大利亚人的心情都与初夏的阳光一般温暖。但一个“震慑全球”的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的到来,使得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一在南非发现的最初编号为B.1.1.529的变种病毒,由于其初步呈现出的高传播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悉,在南非报告变种的24小时后,世卫组织(WHO)就给出了“Omicron(奥密克戎)”这个命名,并通报全球。这也促使多个国家紧急收紧入境政策,暂停了与多个非洲南部国家的航班往来。随之而来的消息是,Omicron不仅已经传播到了欧美,也已经在澳大利亚落脚了。 

这一系列的消息,不仅让留学生进入澳洲的时间再次被拖延,也让不少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已经预定的假期旅程。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更是被吓坏了: 

在Omicron相关讯息披露的第一天(11月26日),全球股市发生“传染性”暴跌,跌幅往往超过2%;近几个月持续走高的国际油价当天急跌13%,比特币等投机性资产同样开始回落,较11月10日的历史高位下跌约20%。相反,主权债券等避险资产出现价格上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录得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可以说,整个市场一度“哀鸿遍野”,并且不少“预言家”们纷纷登台,宣称类似于08年金融危机的至暗时刻即将来临。更有甚者,巴菲特已经“答复抛售股票”的谣言也到处传播着(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上市公司,其持有资产的明细每个季度都有披露,其直接持有的股票资产价值依然在上涨之中)。那么,大家是不是要为下一个寒冬做好准备呢? 

笔者的观点是,目前任何恐慌性的抛售,或者极度投机的买入资产,都是非常不理智的。因为全世界对于这一新变种的特性和信息并没有完全掌握,相反近期还有消息称其传播能力虽然很强,但致病性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直接导致到了11月最后一两个交易日内,全球股市纷纷出现了明显反弹。
从一个理性角度出发,对未来全球市场走向的判断上,还需等待全球各国对Omicron的检测数据和研究结果,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数周;在此之前,任何的盲动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这一新变种病毒最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比如,疫苗生产商Moderna首席医疗官保罗·伯顿(Paul Burton)此前就表示,他怀疑当前的疫苗可能无法对Omicron变种病毒产生足够的抗体,不过公司能够在明年年初提供重新配制的疫苗。而另一大疫苗生产商辉瑞(Pfizer)也放话,在100天左右时间可以研发并制造出适用于新病毒的更新版疫苗。更有意思的是,截至发现这一新变种后几十天内,并未发现死亡病例。 

如果可以证明这是一种传染力强但致命性很低的变种,这一变种可能是彻底终止疫情大爆发的关键变种。也正因为如此,市场经过了对消息的消化后,开始逐渐从恐慌中恢复平静。除了前文所述的欧美股市在一天之后纷纷反弹之外,此前暴跌的原油价格也重新反弹5%至71美元左右的价位。
由于Omicron会否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还犹未可知,一些投资者正在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也有人预期,各国央行会不会暂停缩减购债计划。可以说,目前市场上的猜测纷繁复杂,既有想要全面清盘退出股市投资的,也有不少因为价格“便宜”而“投机”买入的。 

最后,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方式都充满着投机和风险,而金融市场投资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决策过程。目前的事实是:我们对Omicron了解得非常有限,其对各国社会、经济以及资产价格最终是利空还是利好,也完全不得而知。 

因此,目前最好的应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等待一两周之后科学家们对这一新变种的传染、疫苗突破和重病死亡率有更清晰了解之后,再作出更理性的决策。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3 December 2021 5:17pm
Updated 3 December 2021 5:29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