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一带一路”可能对巴黎气候变化目标不利

清华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参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采用大量排碳的发展方式,这样可能会导致无法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

Shipping containers are loaded onto a cargo ship at a port in Nantong in easter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Shipping containers are loaded onto a cargo ship at a port in Nantong in easter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Source: AAP

“一带一路”参与的国家遍布亚洲,非洲,中东和欧洲,庞大的港口、铁路、公路和工业园区网状新基础设施项目散布在126个国家,该项目有数万亿美元的投入。

虽然中国政府正在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一带一路”项目还将有其他国家和私营部门的投资,该项目的批评方则警告其对环境潜在的破坏性影响。

对“一带一路”(BRI)国家基础设施发展可能产生的碳足迹进行分析表明,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可能会破坏巴黎气候协定目标。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要求各国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低于2度的水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表示,目前除中国外的126个“一带一路”国家占人为排放量的28%。

它模拟了17个“一带一路”国家对大型船舶、输油管道、火车线路和高速公路发展的不同方式。

它发现,与目前的发展轨迹相比,俄罗斯、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需要在2050年前将碳排放量降低68%才能使世界保持正常变暖的趋势。

“我们按照常规的情况,如果你继续你的方式,那么即使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其他国家 - 包括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 - 走上了2度路径,仍然会破坏碳收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高级访问学者Simon Zadek说。

“一带一路的增长动力是如此之大,如果碳排放出现某种错误,那么其他国家怎么做都无所谓了。”

该报告称,如果采用绿色技术遵循工业“最佳实践”,到2050年所有“一带一路”国家的排放量可能会降低39%。
China currently produces around 30 percent of man-made carbon dioxide.
China currently produces around 30 percent of man-made carbon dioxide. Source: AAP

政策一致性

中国 - 世界上最大的碳污染排放国家 - 目前生产约30%的人造二氧化碳。按人均计算,中国排放量与欧洲大致相当。

因为对于国内空气污染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北京方面一直受到称赞,但是对中国以外的化石燃料投资则受到批评。

Zadek先生表示,在碳排放的问题上,中国需要在“一带一路”国家和自己国内实现“政策一致性”。

联合国估计,全世界的2050年基础设施中有三分之二尚未完成。

Zadek先生表示,“一带一路”是世界脱碳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扩大贸易和增加机会。

他建议建立一个支持“一带一路”国家绿色金融计划的国际平台,并对中国在该项目上的投资实施强制性环境评估。

“这很容易吗?我们能在明天早上9点之前完成吗?当然不是”,他说,“但我们已经关注到了每个可行性的情况。可以做到。”

清华大学出台的分析报告由Vivid Economics和ClimateWorks Foundation共同撰写。


分享
Published 3 September 2019 5:20pm
Source: AFP,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